根據中國環境科學學會《關于開展2021年度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項目征集工作的通知》要求,現將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環境工程分會提名2021年度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項目(人選)情況予以公示,公示期為3天。公示內容見附件。
自公示之日起3天為異議期。任何單位和個人對提名項目(人選)的真實性或權屬有異議,應以書面形式并實名向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環境工程分會秘書處提出。凡表明真實身份、如實提出異議意見并提供必要證明材料的異議為有效異議。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環境工程分會將對異議受理截止期前受理的有效異議進行核實處理。
聯系人:張錦云
電 話:010-82227639
郵 箱:zyjnhb7604@126.com
地 址:北京市海淀區西土城路33號
郵 編:100088
附: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推薦項目匯總表和項目簡介
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環境工程分會
2021年6月21日
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推薦項目匯總表
推薦單位(蓋章) 填報日期:2021年6月21日
序號 | 項 目 名 稱 | 主要完成單位 | 主要完成人 | 推薦等級 |
1 | 熔融鋼渣高效罐式有壓熱悶處理技術及裝備 | 中冶建筑研究總院有限公司,中冶節能環保有限責任公司 | 郝以黨,李驚濤,王海濤,彭犇,張宇,孫健,岳昌盛,吳龍,杜洪濤,楊玉輝,王宇鵬,王延兵,閭文,于楊,吳智 | 一等獎 |
項目簡介
本項目屬于冶金環保領域。
我國鋼渣年產生量超億噸,但利用率不足30%,累計堆棄量超過10億噸,浪費資源、占用土地、嚴重影響生態環境。國內超過70%的鋼鐵企業鋼渣處理采用熱潑法或傳統池式熱悶法,依賴落后的挖掘機作業方式,缺乏專有裝備,存在鋼渣處理效果不穩定,煙塵無組織排放,資源化利用率等問題,迫切需要研發高效的裝備化、資源化、安全清潔化鋼渣處理技術。
項目團隊在科技部等各級科研項目支持下,歷經十余年,完成了熔融鋼渣高效罐式有壓熱悶處理技術及裝備的研發,首次發明了熔融鋼渣輥壓破碎處理方法及裝備,開發了鋼渣有壓熱悶快速消解技術及裝備,揭示了鋼渣有壓熱悶可燃氣體產生和變化規律,解決了多相態鋼渣100%高效冷卻與?;?、高效穩定化及熱悶過程中可燃氣體爆炸等技術難題。開創了適應煉鋼生產節奏的專有鋼渣處理工藝,解決了鋼渣處理過程中大量煙氣的無組織排放難題,實現了清潔化生產,煙氣超凈排放粉塵濃度低于10mg/Nm3。
本項目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套熔融鋼渣高效罐式有壓熱悶處理技術與裝備和知識產權體系,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該成果共授權發明專利16件,實用新型專利36件,其中《一種熔融鋼渣余熱有壓熱悶處理方法》獲2016年度中國專利獎優秀獎;主編、參編國家、行業及團體標準28部,出版專著2本。項目2015年被列為科技部國家火炬計劃產業化示范項目,2017年被列入工信部《國家工業資源綜合利用先進適用技術裝備目錄》,2020年獲得中冶集團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項目成果成功應用于中國寶武、首鋼京唐、河鋼樂亭、沙鋼及建龍集團等53家鋼鐵企業,新建鋼渣處理項目占有率超過80%,涉及鋼渣處理能力3866萬噸/年,服務于3.0億噸的鋼鐵生產,并出口至一帶一路沿線馬來西亞的聯合鋼鐵(大馬)集團,累計建設鋼渣處理生產線109套,合同金額46.01億元。本成果顯著提高了我國鋼渣處理與資源化利用技術水平,為我國鋼渣處理污染治理提供了技術支撐。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13號
京ICP證13042131號